傳統的配電系統是基于各種模擬量的直接讀取,各種儀表分布分散,且各種運行數據都具有即時性,可能在某個時段前后,各個供電參數有截然不同的變化。所以對傳統的供配電系統改造,引進智能電力監控系統,利用智能電力監控系統強大的功能,實現對系統的即時功耗、供電質量、漏電流、配電干線溫升的實時監控,觀測電參數的變化和各種異常情況。在電腦中記錄連續的運行數據變化,通過回顧追訴事件發生的過程,對配電系統實行24h監控,為用戶供電保障和能耗分析提供決策依據。設置各種電參數運行上下極值,提前發現各種事故隱患,及時排除故障,提升整個配電系統的安全運行水平,保障用戶的供電安全。
1、系統的實用性。智能電力監控系統的組成和實際一定要符合現場配電的實際情況,系統的實用性是首先應遵循的第一設計原則。應具有良好的可學習性和可操作性,使具備電腦初級操作水平的管理人員,通過簡單的培訓就能掌握系統的操作要領,達到能完成值班任務的操作水平。
2、系統的安全性。大型綜合性用戶的負荷等級大多為一級負荷,系統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要求系統中的所有設備及配件在性能安全可靠運轉的同時,還應符合中國或國際有關的安全標準。
3、系統的實時性。電力系統中的電參量時刻都處在變化中,超負荷、不平衡等因素將會對配電設備造成巨大的損害,這些因素的產生具有偶然性,所以對系統的實時性要求非常關鍵,不僅能夠實現實時監測,還應具有記錄存儲的功能。
4、系統的穩定性。由于智能電力監控系統是一項長期不間斷運行的系統,肩負著監測配電網絡的運行狀況,并具有一定的處理事件的功能,系統應有良好的穩定性。
5、系統的可擴展性。系統的設計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求系統的設計應預留多路與其他系統的通訊接口,如樓宇自動化控制系統(BAS)、管理信息系統(MIS)、消防控制系統等運行,實現系統的擴展。
6、系統的易維護性。智能電力監控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的維護應盡量做到簡單易行。
憑借15年的國家電網電力信息化服務積淀及對用戶側配用電管理的深刻理解,易電務完全自主研發了基于AIoT的新一代智能配用電管理云平臺及電力物聯網解決方案,在系統架構、邊緣計算、大數據分析、狀態評價等方面建立了諸多優勢,為用戶提供配電智能運維、智慧安全用電、計量價費管理、綜合能源管理等一站式用電管理服務。
系統功能
電力監控計算機通過現場設備和通信系統提供的傳輸通道,完成對各回路電力參數的數據采集,信息經分析、處理,以報表等多種形式供值班員參考,使值班員能夠便捷的掌握供電系統的運行狀況,包括相關設備的運行狀況。
1、運行信息與保護信息采集
系統采集來自智能測控單元裝置送來的參數,所有回路的遙測信號,包括每個回路的實時電能值和各種告警信息等。
2、人機操作界面
按照配電所顯示配電系統設備狀態及相應實時運行參數、工況圖及操作畫面、配電系統實用參數表格、各類操作票及報表、事故及故障報警顯示、測控及保護單元運行工況顯示等電力運行狀況。統計分析、報表、打印時、日、月、年用電量統計;所有報表的定時打印、召喚打印和事件記錄打印;對各電氣設備和系統運行參數進行匯總統計。
3、歷史記錄與趨勢分析
系統收集各監測控制與管理裝置的實時數據并存儲在一個開放式數據庫中予以保存,系統可保存長時段(多年)的歷史記錄。根據歷史數據記錄可進行各參數的年度、月度和日變化和實時數據趨勢分析,進行分類和綜合比較分析,為業務流程優化和設備設施使用優化提供依據。
4、故障分析與設備維護管理
系統依據帶時標的事件記錄和波形記錄可進行故障和事件的成因分析;另外,系統統計開關等設備的狀態參數和累積壽命參數,可據此提出設備維護預告。
5、保護信息管理
管理保護定值和保護動作信息,提供有關查詢。